董明珠究竟想带着格力干嘛?
从去年股东大会上透露造车想法,到如今130亿元收下银隆反而表态不为造车,格力的“前后不一”,到底哪番才是真心实意?
豪收购
在海尔、美的都在收购道路上越走越远之后,格力也终于出手了。
日前,停牌半年之久的格力披露了一份收购详情,拟作价130亿元购买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完成后,银隆将成为格力电器(000651,股吧)的全资子公司,并纳入格力电器合并报表范围。
除了130亿元的收购外,格力还将投入100亿元用于银隆的建设投资项目。也就是说,为了银隆,格力率先掷出了230亿元的见面礼。
在大多数人看来,格力是在用重金来铸造自己的造车梦。因为一来,早在去年格力股东大会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就曾透露过格力要造车的想法;二来银隆的主营业务虽包括钛酸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和配套充电设施等多项业务,但银隆纯电动客车去年的销售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96.2%,也就是说,新能源客车是银隆的主要收入来源。
不过,在公告披露后的媒体交流会上,董明珠却有意更正外界的看法。董明珠表示,格力的发展需要电池技术,一个家庭里面必不可少的就是储能设备,本次收购主要看中的就是银隆储能技术的安全性和节能性,直言“我们看中的是电池,我们不造车。”
“格力确实看中了银隆的电池技术,但它也确实要造车。如果仅仅是为了储电技术,第一不需要花这么大代价,第二银隆在锂电池储电方面也并不是最好的。”家电产业资深观察家刘步尘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董明珠的说法更像是给格力找理由,告诉外界这项收购不是非理性的,而是有内在逻辑的、是符合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但在我看来,格力造车的出发点,大于这种相关多元化。”
救梦想
从某种程度来说,坚持造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格力要圆三年前造出的2000亿元梦想。
自2012年迈进千亿俱乐部之后,格力就提出了“五年时间再造一个格力”的目标,也就是到2018年实现2000亿元营收,平均每年增长200亿元。在不久前公布的2016年半年报里,格力也再提下一个千亿目标,直言迫切寻求转型,寻找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
到底有多迫切?数据说话。去年,格力实现营业收入约1006亿元,同比下滑28.17%;净利润约125亿元,同比下滑11.46%,这是格力近九年来首次出现营收、净利双双下滑的情况。
今年上半年,格力实现营收491.82亿元,同比减少1.85%;净利润64.02亿元,同比增长11.92%,虽然表现尚可,但离每年增长200亿元的目标还是存在差距的。
更关键的问题是,一直以来格力的业务比较单一,就是靠着空调业务撑起一片天,但空调业务临近天花板已是不争的事实。据产业在线统计,今年上半年,空调行业累计出货同比下滑14.52%,格力累计同比下滑23.58%。显然,格力的下一个千亿目标,仅靠空调业务是远远不够的。
也正是因此,才有了后来的相关多元化,有了诸如格力手机之类的非白电产品的问世。但从各业务的发展情况来看,手机、小家电、冰箱等格力后进入的产业都不足以支撑其每年增长200亿元。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还想实现梦想,那格力只能进行大规模收购,用新的产业增长来弥补既有产业的增长不足。而作为既有着巨大增长空间又有着高额补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显然已被格力视为拯救梦想的救星。
求协同
然而银隆能否不负众望,真的成为那个救星,目前来看还是未知数。
从银隆自身的情况来看,2014年、2015年、2016年1-6月银隆主营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3.11亿元、38.55亿元、24.7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22亿元、4.57亿元和3.76亿元,如果再考虑到政府补贴收益,银隆的业绩表现充其量只能说一般。
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乔梁所言,到目前为止银隆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有限,而格力收购后能否做好,就要看双方的整合效果了。
其实,衡量一个收购是否成功,主要就是看双方能否产生协同效应。能产生协同效应,就是“1+1>2”的效果;协同不起来,顶多是“1+1=2”的效果。
在刘步尘看来,格力与银隆之间也许更偏向于后者。“它们之间的共同处就两块,一个是电池一个是电机。格力有电机,但主要用于空调、冰箱,它的电机能不能用在汽车上不好讲;银隆有电池,但它的电池不是最好的,这种状况下,产生协同效应比较困难。”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银隆对格力肯定有作用,不管怎样这也算是个增收增利的业务,但如果想指着这个业务来支撑起格力2018年实现2000亿元的目标,恐怕难度还是有点大。
这也意味着,格力的未来,横向和同行比,仍是好公司,它的营收和利润不会太差,毕竟过去的底子足够厚,即使下降也能保持一个较为强势的位置;但如果纵向和自己比,当格力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主业之外,而且还是有不确定性甚至是有些风险的业务,那它自身的不确定性也就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