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1.互联网企业,延伸产业链布局,搭建统一平台,构建生态圈
(1)电商导向型,以传统业务为中心,通过控制模块,实现互联互通,延伸生态圈覆盖,超级APP模式,消费用户引流。技术选择WiFi为主,无线混合组网,定位于后装用户市场。代表类型:京东微联、阿里小智、小米生态圈。
(2)用户/内容导向性,QQ物联/微信开放平台、乐视超级应用乐居家等。
“QQ物联智能硬件开放平台”/微信开放平台,将QQ账号体系及关系链、QQ消息通道能力等核心能力及为微信公众号提供行业解决方案或功能优化方案,提供给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车载、传统硬件等领域合作伙伴,实现用户与设备及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互动,充分利用和发挥腾讯在客户端及云服务的优势,更大范围帮助传统行业实现互联网化。
乐视拥有云平台服务、内容资源库、硬件终端以及应用等其他企业没有的优势资源,能与合作设备商的产品及业务线产生天然的联系。在“平台+内容+终端+应用”乐视生态基础上,带来更多的用户、内容及服务资源。
(3)其他生态圈类型。华为HiLink计划,打造以连接为核心的智能家居生态,将“人、车、家”的三位一体作为其整个布局的终极目标;魅族LifeKit平台,打造海尔魅族智慧生态,并通过阿里云的大数据自动为用户选择合适的产品运行模式。360表示会将自身的云服务能力、大数据平台技术、在线营销平台、APP开发能力、开放芯片组等资源等进行全面垂直整合,打造一个开放的完整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并推出360智连模块。
2.家电企业,融入智能化功能、推进传统家电产业升级,构建智慧生活生态圈
海尔U+,通过开放的接口协议让不同品牌,不同种类的家电产品接入平台,实现系统级别的交互。基于U+智慧生活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不同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
美的M-Smart智慧家居战略,以传感、大数据、智能控制技术为手段,发挥全球最齐全的家电产品横向整合资源能力,实现全品类白色家电产品互联互通。通过与阿里、华为等合作伙伴的强强合作,打造开放的智慧家居应用系统。
3.传统控制类企业,多关注于前装集成项目市场
(1)传统照明电工企业:
跨国品牌占据主导,将欧美市场成熟产品线引入国内,智能化系统多为应用于大型公建项目、酒店项目和规模配套住宅。伴随国内市场的热度,也开始尝试推出针对于中国市场需求的相关产品。民族品牌中代表企业在行业大趋势带动下,积极谋求智能化转型,不同于国外产品研发、推出流程较长,国内企业在新产品方向尝试与快速调整产品线方面拥有速度优势,比较快速与互联网企业及相关智能配套企业合作。
(2)智能中控类企业:
影音控制类产品以北美市场品牌为主导,近年来此类产品代表品牌相继逐一进入国内市场。针对于影音房、全宅智能、客厅影院等不同细分应用环境。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控系统应用成本不断降低,国内出现集成商转型而来的第三方配套设备制造商,使得配套面板、灯控模块为代表的第三方产品价格更趋亲民。与此同时,国内设备制造商开始涉足家庭中控设备领域,渠道竞争更趋激烈。
(3)总线控制类企业:
围绕智能家居项目集成市场和偏商业项目配套市场也成长出一批代表性国内企业与引入国内市场的海外品牌。关注于工程项目与渠道市场,功能定位突出接地气与性价比路线。
(4)无线系统类企业:
与总线系统应用相对应,以无线控制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为主打。尝试工程配套与渠道市场构建。相比单品类企业有着更多的工程实战经验,但在轻智能浪潮中也受到无线产品客单价走低的影响。伴随国内智能家居市场发展一路成长,对于房地产项目培训、装修公司合作、弱电公司合作、电商平台等渠道均有尝试,在多年摸爬滚打中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OEM能力。
4.新兴智能品牌
在新一轮创业浪潮中,诞生出一批新兴智能品牌。不少通过智能单品完成概念导入和用户积累,进而以更多配套产品构建系统。在人机交互、宣传推广与新功能延伸方面更具创新优势。不少也在通过智能模块配套,与传统企业展开合作,助力传统产品的智能化改造。
总结分析:
对于智能家居不同类型企业的划分,需要考虑到技术种类、企业背景、市场关注面等诸多因素,加之近年来更多传统企业与创业团队涉足其中,以及智能家居多功能系统的本质属性,市场形势与参与企业类别错综复杂。而在对智能家居系统的定义与实际项目中,灯光控制自然也是绕不开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此过程中,产业链的关联配套必不可少,在既已形成的行业生态版图中,不少企业也是互为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