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频频提议 格力研发动力依旧十足?
按照原定计划,今天“董小姐”的格力二代手机正式发售了。为什么要突出是董小姐的格力二代手机呢?因为,在有意无意间,格力与董明珠二者已经深深捆绑在了一起,格力手机从诞生之日起,就烙上了董明珠浓厚的个人印记。
今年5月份,董明珠自媒体微信公众号首发格力二代手机正面照与具体参数,文中还补充了出自董明珠的这样一句话:“格力2代手机就是工匠精神下的产物,我自己用了近四个月,为2代手机提了近百项体验建议。”
董明珠作为使用者而言,对产品有着自己的个人体验,这无可厚非。为自家产品提出近百项建议,也说明董明珠作为知名企业家所具备的优秀产品洞察力。不过这样的“挑刺”,却不仅仅限于格力从未涉及过的智能手机产品。
今年5月31日,董明珠自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一篇文章——《格力大松IH电饭煲上市前半个月,差点因董姐的挑剔而夭折……》。文章这样写道,产品终审会上,董明珠挑出大松IH电饭煲的三大毛病,弹力太大,拉丝工艺不便于清洁,缝隙太粗需要优化。
在董姐“一切必须做到最好”的要求下,多个部门成立“十日攻坚小组”,几番琢磨,最终成就了格力大松IH电饭煲的精工品质。
外界自然十分相信,董姐确实对产品有着严格要求。但是并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中国的家电龙头企业格力,坐拥庞大专利技术,甚至号称是中国空调界的黄埔军校,旗下的研发部门却像是没断奶的孩子,连一台电饭煲的拉丝工艺都需要董事长来挑毛病,字里行间,仿佛没有董姐亲自来给技术人员指点江山,研发人员就难以造出精工品质的电饭煲。
这篇文章的读者其实也有着同样的困惑。文章点赞数最多的一位评论者这样写道:“不是我黑,董大姐都发现的问题,技术人员发现不了,整个研发中心可以换人了。”
当然,大家或许会觉得这样的看法太过苛刻,格力与董明珠自有他们的企业文化,董事长提出产品意见也是合理的。
近日,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有媒体问到是否会与华为打赌,董明珠对此说道:“我是比较认可任正非做企业的态度,不受外界干扰,自己搞自主创新研发。格力如果和华为合作,一年几亿部肯定没问题。”
被董明珠称道的任正非,做企业又保持着怎样的态度?在今年2月份巴塞罗那MWC召开时,在媒体访谈会上,有媒体问到任正非“您主要管什么事?为什么大的战略您还是把握得这么有前瞻性?”
任正非这样回答“我讲一个故事给你听。肖钢到我们公司来访问,他那时还是中银董事长的时候,我们面对面坐着,我旁边坐个徐直军。徐直军就跟肖钢说,老板懂什么管理,我们的变革IPD,他就知道那三个英文字母。肖钢下面坐了一群人,都吃惊了,你们怎么这样说老板?本来就是这样,那也不是我要做的事情啊。我主要关注方向要正确,所以我不是要做很多事。”
“我不是要做很多事”,任正非明白,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把握企业的方向,产业的命脉,才是一个企业家最需要关注的事情。
与此同时,华为的科技水平与产品质量,并没有因为缺乏任正非的“挑刺”而下降。巨额的研发投资,接近员工数一半的研发人员,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措施,成为了华为科技与产品竞争力的保证。
人尽其才,才能成就人才。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工匠精神”需要当家的董事长时刻“挑刺”才能保证,这对于企业兢兢业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反倒可能是一种空间限制。
任正非鲜少接受媒体专访。对于很多普通的消费者,也许都不知道华为的创始人叫任正非。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成功之路。乔布斯依靠个人品味与能力,使乔布斯之名高悬于苹果之上,粉丝对乔布斯的热捧,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既是对苹果产品的热爱。
苹果的案例,也使一些消费电子乃至家电企业产生了同样的想法。企业需要一个具有号召力的,可以代表企业的灵魂人物,“造神”圈粉的同时,也能获得更多的关注。
雷军的小米有米粉,贾跃亭的乐视有乐粉。不过,目前我们还未听说格力有着自己的“格粉”,倒是听说董明珠有了自己的粉丝“珠宝”。(来源:家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