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的垫脚石终会成为绊脚石

贾跃亭

乐视遇到了公司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既有内忧,又有外患。

从少数媒体报道乐视拖欠供应商款项,到媒体和舆论全面质疑乐视的现金流状况、商业模式和资本运作,乐视的公众形象几乎在一个月之内轰然坍塌,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发布的一封5000多字的公开信和一次媒体专访甚至加剧了这种颓势。旗下国内创业板上市公司主体乐视网的股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仅11月以来,其市值就已经蒸发百亿人民币之多。

总结一下,这些质疑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其一,乐视拖欠供应商款项,已经到了贾跃亭不得不承认并反思的程度。11月14日,《财经》杂志一篇名为《乐视危机虚实》的调查报道指出,当前乐视的欠款问题主要集中于手机业务,背后是整个乐视体系的过度扩张、其不断膨胀的野心和业务能力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必然结果。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购物节中,乐视的紧密合作伙伴(曾承担乐视手机的包销业务)京东的一些数码产品促销中,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乐视会员当作赠品赠送,这是一个明显的“缺钱”信号。

其二,长久以来公众对乐视政商关系(详见PingWest品玩此前的《乐视“行贿”罗生门,谁在说谎?》一文)的质疑借着本次欠款事件再次发酵。在众多质疑的声音中,乐视是一场庞氏骗局的观点在一群人心中凿实了,而钛媒体创始人赵何娟的一篇广泛传播的文章将其与德隆进行了对比——作为本世纪初国内最大的股票崩盘事件之一,德隆的运作模式和乐视如今的资本运作的确有相似之处。

但总体来说,此次被曝光的拖欠供应商货款的证据、贾跃亭承认乐视缺钱的公开信、以及李量受审时承认受贿帮助乐视网上市,这几件事只是刺激本来质疑乐视的声音加大音量的新把柄。

当乐视手机、电视、体育、影业和一系列上市和非上市公司、运营状况正常的和存在于PPT上的业务掺杂在一起,整个乐视的业务已经很难用“庞氏骗局”这个单一名词去定义了。它的情况甚至比德隆更复杂:比起德隆那些在二级市场、在公众的眼皮底下的资本运作,那些隐藏在乐视网这一主体下的属于乐视控股下的非上市子公司,它们都被包裹在一个黑匣子当中运作,乐视仍然拥有足够的辩解和斡旋空间。

我的看法是,其实我们根本不需要纠结于那个黑匣子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完全可以从事实和常识的角度看待乐视事件:当整个乐视走上巅峰时,私募投资者和公众投资者对乐视的信心(表现在其非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和上市主体乐视网的股价),与它的实际业务是脱节的;而这一次乐视遭遇的危机,核心是私募和公众投资者对乐视信心的崩盘,它一样与其实际业务运行状况也没有太大关系。

我曾经听说过这么个段子,在乐视网疯涨的那段时间里,有很多人向乐视内部的人询问,乐视的股票到顶了吗?可以买入吗?对方的回答讳莫如深:什么时候买都不晚,因为会接着涨。而一位接近乐视网市值管理部门的业内人士也曾经跟我透露,其市值管理团队非常厉害,乐视网坚挺的股价与这个团队在主力投资者中的运作能力有着莫大的关系。

《财经》文章里有一番话值得品味:“外部人看不懂乐视,在乐视内部,即使是部分高层人士,对这家公司的了解也很有限。”一家连内部人都看不懂的公司,私募基金和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又怎么能看得懂呢?换句话说,当一级市场的私募基金以上市公司乐视网作为参考去评估是否值得投资LeEco生态下非上市公司的时候、当二级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和散户在买入乐视网股票的时候,出发点根本不是这家公司的实际业务能力,而是这家公司被良好管理的股价和投资者关系,以及对外冠冕堂皇的公众形象。

然后荒唐的景象就出现了:大家对乐视网和乐视旗下其它非上市公司的买入动机,跟2007年和2015年上半年超大牛市时中国大妈们买入那些自己完全搞不懂的上市公司股票的动机,其实没有什么不同。那两次牛市,很多杀红了眼的投资者根本不关心自己买入的股票背后的公司是做什么的,他们的投资决策完全由“大盘一直会涨、总有接手的下家”的心理驱动。想想看,这跟乐视的投资者们的心态是不是很像?

乐视非常清楚自己的估值无关实体业务,甚至跟缺不缺钱没有必然联系——因为只要公众的信心还在,它就能利用这种信心融资。只要这场击鼓传花游戏的鼓声不停,乐视和其投资者就能高枕无忧。

而眼前呢?投资者对乐视的信心已经急剧下降,大家生怕自己变成鼓声骤停时的那个来不及把花球扔给别人的倒霉蛋。我的同事骆轶航和钛媒体创始人赵何娟老师的文章中已经点明,一旦乐视网和其它乐视控股公司之间看似完美的输血链条出现破绽,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LeEco全面崩坏。更多的事实被媒体曝光出来就意味着破绽越来越多:汇金立方和李量事件直接打击了乐视网市值的合理性,而欠款事件和PPT汽车事件又引发了一级市场投资者的质疑……尽管这个链条早就已经千疮百孔,但只有它们被曝光在公众视线中,才会对乐视产生真正的伤害。

曾经帮助乐视登上巅峰的,必将助其坠落。一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信心在2014、2015年能把这家公司的股价抬得多么高,现在它就能摔得多么惨。反正乐视的实际业务也没法再摔到哪儿去了。

接下来,媒体和公众每增加一次对乐视的质疑,每挖掘出一条新的证据,都会把投资者对乐视的信心拖垮一分,都有可能变成压垮乐视的最后一根稻草。 

抢沙发

昵称*

邮箱*

网址